因为俄罗斯当时的国际地位和清朝有着天壤之别。
俄罗斯和英法的差距根本不大,且俄罗斯与英法的战争并没有让英法军队打得很轻松,最后,俄罗斯当时已经是欧洲的传统强国。
首先,可以大概了解一下当时的俄罗斯,在欧洲是什么地位。俄罗斯真正崛起为强国,是在彼得一世沙皇的时候,彼得一世通过改革,从西欧学习了先进的造船技术和武器制造技术,同时接受了西方文化中的一些部分;同时,他通过自己的武力,击败了当时的北欧强国瑞典,夺取了圣彼得堡,在他的带领下,俄罗斯在欧洲成为新兴的强国。同时期的法国皇帝路易十六,对于俄罗斯的态度也是相对平和,而不是站在强者的角度,可见俄罗斯当时强国的地位基本上被西欧所承认。
而后来的叶卡捷琳娜三世,更是把俄罗斯的国际地位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维度。叶卡捷琳娜不仅仅将整个西伯利亚纳入俄罗斯的版图之内,同时还跨过白令海峡,将北美的阿拉斯加开辟为俄罗斯的海外殖民地;再西欧,叶卡捷琳娜三世通过伏尔泰等启蒙思想家扩大自己的影响;在东欧,他吞并了波兰,此时的俄罗斯,可谓是世界性强国。但事实上,此时中国和俄罗斯的国力差距并不大,乾隆皇帝曾经因为土而扈特东归事件,与叶卡捷琳娜发生冲突,最终俄罗斯并没有能够拿清朝怎么样。
展开剩余68%然而,看待事情,不应该只看表面。当时的清朝,已经是中国古代专制王朝的回光返照,在达到极盛之后,必然衰落,乾隆之后的嘉庆,虽然尚能保持大国形象,但受限于专制王朝自身的桎梏,已经难以再进一步,从而逐渐衰落;但俄罗斯则是一个新兴的世界性大国,其在叶卡捷琳娜之后,继续不断发展,越来越强。
俄罗斯的最高光时期,莫过于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带领着反法同盟浩浩荡荡地开进法兰西第一帝国的首都巴黎。在1812年,俄罗斯击败了横扫欧洲的天之骄子,法国皇帝拿破仑,并且顺势反击,一举攻入法国国都巴黎,亚历山大一世则担任反法联盟的总司令。之后,在亚历山大的推动下,欧洲建立了神圣同盟,维持欧洲秩序,此时的俄罗斯,已经成为了欧洲警察,在欧洲的影响力,可谓达到了巅峰。
通过以上介绍,可以发现,俄罗斯在西欧进入近代之后,其在欧洲的地位可谓是一直在上升。所以,在1855年克里米亚战争失败后,其影响力并没有完全消退,且其这次战阵本身就不涉及俄罗斯本土,只是列强在域外的一次利益冲突,这种形式的战争在欧珠近代史上发生过无数次,这种战争根本难以对一国的实力产生影响。
再者,俄罗斯近代以来,其实一直都是与西欧的列强处于同一个体系内,俄罗斯当时是遵守威斯特伐利亚条约的。所以,在综合国力的支撑下,俄罗斯总是可以通过平等的谈判,与西欧国家商谈战后事宜。
欧洲国家在处理同欧洲国家的事务时,必然会与其处理与其他国家的事务时的表现不同,因为欧洲当时已经自诩为文明世界。最典型的就是,反法同盟在攻入巴黎后,所做的居然是拥立法国波旁王朝的皇族路易十八为国王,而并没有所谓的“领事裁判权”等违反主权国家独立司法权的条款;之后的普法战争,法国首都都限于危机,但普鲁士的要求也只是割让阿尔萨斯和洛林这两个之前属于哈布斯堡的地区。所以,同理,俄罗斯作为组成欧洲体系中的众多势力中的一个,自然被欧洲纳入处理欧洲内部事务的体系。
而清朝则不同,清朝的朝贡体系,本身就是与西欧想建立的世界体系相冲突,再加上文化上毫无相同之处,所以,在当时的条件下,欧洲并不认为清朝是一个可以接受其新体系的对象,所以对清朝大加剥削。另外,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军的军舰已经开进了长江,这就等于直接断了清朝税负的主要来源-江南地区与北方的联系,经济命脉被控制,这种失败,可以说,在博弈中,已经处于完全的劣势。
同时,清朝在当时已经被西方人看成与印度,菲律宾等国差不多的地区,自然得不到西欧的认可,所以,处理与清朝的事务,自然不会那么“彬彬有礼”
发布于:天津市上一篇:重返阿里核心,蒋凡归来早有伏笔
下一篇:没有了